沈阳机床今年已完成816亿元智能机床租赁业务
新产融模式助沈阳机床改革提速
今年已完成8.16亿元智能机床租赁业务
8月6日,记者从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办获悉,“沈阳机床创新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降杠杆促发展”已经作为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成果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并通过相关程序审议,有望在全国复制推广。与此同时,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继今年3月完成首期租赁业务合作后,新近再实施3.39亿元租赁业务,截至目前已完成租赁业务8.16亿元。
两条颇受业界关注的消息均发生在我国机床行业龙头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均与金融业密切相关。沈机股份方面称,将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探索新产融模式、服务制造业。
作为国务院八部委合力支持的国家层面国企改革试点,沈阳机床将拿出怎样的创新之举打开困局,备受瞩目。而新产融模式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沈阳机床来说,将是全面顺利实施综合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
产融如何融?模式新在哪儿?其核心在于止血、输血、造血三位一体。沈阳机床与国开行旗下的国银租赁合作,瞄准新兴的制造业融资租赁业务,通过“资本血液”的供给和流动,帮助企业最具市场价值的创新业务运转并壮大起来。
据沈阳机床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文华介绍,沈阳机床与国银租赁将开展50亿元规模的i5智能机床设备租赁业务,还将针对asca高端产品开展国际租赁业务。“我们生产出来机床,直接‘交’给银行,资产归银行;我们再找使用客户,并给客户提供服务。这在以前的合作中是不可想象的。”李文华说,“制造企业和金融机构各自负责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更有利于双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沈阳机床与建行牵手,堪称产融模式的又一创新经典。去年5月,沈阳机床与沈阳市国资委、中国建设银行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实施总额为92.51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据此,沈阳机床成为我省第一批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在目前已经完成的一期67.51亿元合作中,一部分为债权投资,用于偿还债务;一部分为股权投资,投向具有发展前景的i5机床等优势产品。
据沈阳市全面创新改革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合作的创新点在于,合作各方将债转股与企业创新业务发展关联谋划,在偿还债务的基础上为创新业务提供增量资金,这笔资金可以通过二级市场转让退出并获得超额收益,从而提振投资者意愿,实现降杠杆与促发展同步协调推进。
产融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为沈阳机床综合改革持续注入强大的推动力量。沈机股份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称:公司盈利能力逐步提升,核心业务发展良好,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4%至106%。(责任编辑:冯庆洋)
- 上一篇:细微酝酿巨变仪器仪表行业何以遏制老赖行为
- 下一篇:泰安钢格板今日冰点价格-(新闻)
- 2022-07-01推荐-赵官能源依托科技创新拓展矸砖销售市场
- 2022-07-01推荐-赵伟实体经济不仅仅是制造业
- 2022-07-01推荐-宁夏国控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环境监测护航环境安全
- 2022-07-01推荐-当通货膨胀遭遇贫富不均
- 2022-07-01推荐-赵永芝执着成就创富梦
- 2022-07-01推荐-起拍价3672元吨庐山东牯岭花岗石矿乱石公开拍卖
- 2022-07-01推荐-天津滨海新区污泥无害化治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开工
- 2022-07-01推荐-大地工程开发集团公司参加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 2022-07-01推荐-南京栖霞区一台挖掘机在作业时发生自燃
- 2022-07-01推荐-北安闹龙河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